男女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這并不是上海人的專利,而是中國傳統遺風里有關男婚女嫁的文化思考定式。這種定式在主流上秉承了古人對“郎才女貌”的道統的褒揚,以至影響后人。時至今日,在文化生活相對落后的農村,人們仍舊可以大言不慚地談論“門當戶對”,甚至以“門當戶對”為天經地義,以“門當戶對”為榮——究其因,想必有二:一是為面子;二是為光宗耀祖。城里的人因為受現代新文化新思維影響,在考量婚姻嫁娶時便不再將“門當戶對”作為“不二”之選,即使非“門當戶對”不可,那也只是排在其次的地位。 上海 作為中國新文化新思維的標志性城市,在詬病傳統文化的愚頑中,不當其他城市的排頭兵,至少也不應該落后于其他城市才對,可是,事實上如今上海人的“門當戶對”情結卻絲毫不見消退的跡像。別說上一輩人對自己的子孫后代的婚姻嫁娶有“門當戶對”的要求。即使是年輕人,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但凡對門不當戶不對、雙方條件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婚姻嫁娶都會毫不吝惜背后的嘲笑。   “門當戶對”——在上海人心目中可謂根深蒂固。然而上海人對此的解釋卻頗頭頭是道。比如有一次我和一個上海的朋友陳一道去喝另一個朋友黃的結婚喜酒,一路上,他就喋喋不休地向我為黃的婚姻鳴不平。說是“黃太虧了,一個大學本科畢業、有人品有長相有前途有志向的才子,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裁在一個村姑裙下,可惜,太可惜了。”陳在一番“慷慨激昂”末了,還要補上絕對“滬版”的感嘆:“嘖嘖……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喜酒,要是在我們上海,肯定是沒人去喝的哩!他不要這張臉面,朋友們還要這臉面呢!”   我對陳的這番話十分不以為然,便有心替黃反詰他:“現在都什么年代了,誰還像你們上海人那樣固守著‘門當戶對’的老古董!”   “‘門當戶對’有什么不抓姦費用好?”陳非但沒被我“鎮”住,而且還愈發“囂張”起來了。他說:“你以為像小黃這樣的婚姻就能說明文化的進步了?愚蠢!‘門當戶對’恰恰體現了人口高素質化前提下婚姻的平等關系。當然,這種平等也不是絕對的,最能讓人接受的是,男人的條件總要比女人略強一些,而不是像小黃這樣,雙方相差十萬八千里。走著瞧吧,過不了多久,這對子保準出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umo0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